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03:46

西藏阿里地区地处中国的极西地带,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显得太过遥远;但对于河北人来说,那里有并肩作战的朋友,有割舍不下的亲人,是一个有诗意的远方。

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河北省对口支援西藏阿里地区,重点支援日土、札达两县。时至今日,冀阿两地牵手走过了26个年头。

“做好对口援藏工作,既是一项光荣任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河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口支援西藏发展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等重大任务安排部署,不断完善干部人才、经济社会援藏工作格局,不断加大资金、项目等支持力度,奋力推进阿里地区实现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

西藏阿里地区秀美风光。

26年来,河北省共派出9批名援藏干部人才进藏工作,他们不顾高寒、缺氧、低压等对健康的威胁,带着资金、技术、项目和河北人民的深情厚谊来到这里,无私奉献,谱写了河北援藏工作的新篇章。

今年7月底,格桑花开正艳的时候,作为曾经援藏的新闻工作者,长城新媒体记者再次踏进这片土地,用手中的笔和镜头来记录西藏阿里地区天翻地覆的变化,记录援藏工作者不舍昼夜的援藏情怀,记录冀阿两地的浓浓深情。

日土县小康村一期工程。

“一个项目没减,一分钱没降”

“小康村的房子太漂亮了,我们想快一点搬进去!”望着即将入住的新房,日土县日土村村民洛卓加措有些迫不及待。

洛卓加措的新房是由河北省唐山市对口设计、对口支援、对口建设的,这是当地的小康村工程,一期工程已经在年8月全部竣工,已有不少牧民陆续入住。

“一期工程36套住宅,全部按照人户结合的模式建造,全部是藏式民居。”河北省第九批援藏干部、日土县发改委副主任司马龙介绍。小康村建设不仅要实现安居,还要让藏族同胞们乐业。

援藏干部根据日土村的旅游资源,打造以藏族民宿文化村为特色的旅游项目,为日土村的未来发展做了详细规划。

“我家的老房子年代久远,质量没法跟小康村的房子比。”洛卓加措感慨地说,是河北援藏干部们让他过上了好日子。

金珠德吉的家庭旅馆。

同样是小康村,札达县的扎布让村一到旅游旺季就热闹起来,村民们的家庭旅馆住满了南来北往的游客。

“家庭旅馆收入最高的时候能达到了17万元。”50岁的金珠德吉是村里第一家开家庭旅馆的村民,依靠这个“聚宝盆”和河北省援藏工作队的帮助,她家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藏式风格二层小楼宽敞明亮,客房整洁,金珠德吉家的这个多平方米,36张床位家庭旅馆正是由河北省援建的新房改造而成。

“这栋80万的新房子,我只出了9万元。”金珠德吉说,采访中她一个劲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河北省援藏工作队。

回忆过去,扎布让村穷得叮当响,金珠德吉这样描述当年青黄不接的日子,“地里的青稞早早就被薅光,磨成面后,人们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一根扁担两只桶,摸黑就出门,到了才发现,水井边站满了人。”

年,河北省第八批援藏干部来到札达县后,日子才有了更大改变。援藏干部白天走村入户,晚上召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为村子谋划发展出路。

“那年河北投入万元,从房屋拆迁、建设再到回迁,整体援建了札达县扎布让小康示范村。”村干部次仁多杰记得很清楚。

扎布让村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帮扶下,共新建民房36套,建筑面积多平方米,涵盖扎布让村36户人。

一茬接着一茬干。年7月,新一轮援藏工作开展以来,河北省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仍然筹集资金,80%聚焦民生领域短板方面,保障援藏项目顺利实施。今年,为了确保河北省援藏“十三五”规划项目的实施和顺利收关,河北省克服困难,足额保障了年援藏资金准时到位。

“一个项目没减,一分钱没降。”河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员、阿里地区财政局副局长田雪林动情地说,全省共有13个市个县拿出资金支援阿里建设,有些县还是刚刚脱贫的贫困县。

“每一分钱都饱含着河北人民的情谊,我们一定要把它用好。”河北省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领队、阿里地委副书记韩学军上任一个月,先后行程2万余公里,跑遍日土、札达两县12个乡镇、29个行政村、58个作业组,晒黑了脸,也摸清了家底。

每天只有两个小时的用水时间,札达县城存在吃水难问题;晚上走路缺少照明看不清道路,急需解决亮化的问题;医院破旧,不能满足医疗需求……一件件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接踵而至。

“马上协调”“越快越好”……大家形成共识,一定要尽快办好关系民生的实事。

5年来,河北实施的各项民生工程惠及农牧民户、人,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条件。

首届白绒山羊绒毛品鉴暨产品竞拍活动现场。

要“输血”更要“造血”

元一次、元两次、元三次。

随着拍卖槌的落下,河北省清河县企业以高于市场价多元竞得了“日土羊绒”统购资格,这使得日土县余户农牧民人均增收余元。

“全县羊绒实现了统一收集、竞价拍卖、规模销售!”河北第九批援藏队队员、日土县副县长丁会强兴奋地说,这只是实现白绒山羊产业发展规划的一小步!

年下半年以来,河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建议,将日土县白绒山羊产业确定为助力脱贫攻坚、推动农牧民稳业增收的重点扶持工程。

目标确定!全力以赴!各司其职!

邀请农业专家实地指导、赴河北多家单位对接考察、下乡调研征求多方意见,一个羊绒产业链带动牧民增收的计划逐步实现。

札达县现代农业园区。

白云轻飘,土林环绕。在札达县现代农业园里,托林镇托林组村民罗布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从“村民”到“工人”,罗布已经习惯了这种身份的转变,戴好口罩、草帽,穿好工作服,“全副武装”起来的他熟练地干着手中的活。

曾经的托林镇离县城近,自身却无任何产业,虽然早些年建起了几座蔬菜大棚,但规模小、缺技术、没组织,好东西一直卖不上好价钱。

“扩建蔬菜大棚基地,成立合作社,引入企业做管理,往产业融合发展的路上走。”河北第七批援藏干部、札达县副县长张海生了解情况后做出了大胆的规划。

很快,河北投资新建了98个种植大棚,不仅满足了当地对蔬菜的需求,还种植了西瓜、葡萄、油桃等农产品,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打造成了大规模的札达县现代农业园区。

“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亩地可得元;到种植基地务工,跟技术人员学种植,每天能赚多元工资,除此之外还能拿到利润分红。”罗布高兴地说,在家门口上班的感觉真好。

蜿蜒的象泉河水在土林的峡谷中静静流淌,河畔的千亩沙棘试验田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也是促进村民增收的重点项目。

“这个项目一举三得!”谈起千亩沙棘项目,札达县委常务副书记王永说,项目既能增加就业,也能带动旅游,同时还能销售沙棘产品,三项收入加起来十分可观。

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河北省充分挖掘日土、札达两县资源优势,围绕培育市场、扶持支柱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对接洽谈企业34家,推动项目落地3家,签约待落地2家,达成意向12家,为两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两县贫困发生率从年的28.7%下降到0。

一次援藏行,一生西藏情

一边是雪域高原,一边是华北平原,远隔千山万水。但正是因为有河北省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的无私奉献,两地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张春祥和孩子们一起做早操。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清晨7时,天刚蒙蒙亮,在阿里地区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操场上,孩子们已经开始早操了。校长张春祥准时来到操场上,和孩子们一起做操。他和孩子们已经共同度过了多个早晨了。

和张春祥见面,这是第二次了,年7月,张春祥作为河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员来到札达县,担任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长。作为援藏的新闻工作者,记者采访过张春祥。

时隔一年再次见面,张春祥的黝黑脸庞又黑了几分,倒有几分康巴汉子的模样,谈话和举止中早已没有了初来时的忧郁,从他的身上看到更多的是自信、坚定和果敢。

一年的时间里,张春祥主持校园工作的同时,和孩子们吃在一起、学在一起、玩在一起,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变。

“他们已经把这里当成了家,我们也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张春祥有一个愿望,就是能带着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孩子们到家乡廊坊香河看一看。

河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员员郭丽侠在工作中。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克服高寒缺氧、生活不便、语言不通等困难,一批批河北援藏干部为阿里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阿里地区妇幼保健院工作的河北援藏医生郭丽侠用了30天,行了公里,深入阿里地区7县37乡镇的卫生院,对当地妇幼保健卫生人员进行政策培训和业务指导。

你可能想象不到,刚到阿里时的郭丽侠,高原反应非常严重,强烈的恶心、头疼让她对这里的环境十分不适应。

时隔一年,再见到郭丽侠,肤色白了,脸色红润了,说话间透露出一种自信。

“这里已经是我第二故乡,我要在援藏的日子里尽我所能为阿里服务。”郭丽侠发自内心地说。

“怕她走,医院需要这样一个专业素质过硬,干起活来又像牦牛一样的带头人;又怕她不走,这么好的人万一累倒了……”阿里地区妇幼保健院院长明琼桑姆动情地说。

一次援藏行,一生西藏情。在河北省的对口支援下,阿里地区特别是日土、札达两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长城网记者张登峰马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