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达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象泉河流域,为阿里地区边境县之一。
这里的总面积多平方公里,总人口却只有1万左右,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县。
札达,原为扎布让宗和达巴宗属地。年10月两宗合并,设立札达宗办事处。年5月建立札达县。
在高处俯瞰这片壮观的大地肌理时,不由得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札达,藏语的意思是“下游有草的地方”。由于地处边远,这里仍是旅游开发的处女地。
沿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新藏线,进入阿里高原无人区,翻越冈底斯山,就会到达这片神秘的土地。
关于札达土林,自古就有着种种神奇的记载和传说。札达土林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貌组合,是世界上最典型、面积最大的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的土林。
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分布有古格、札达沟、托林以及茅刺沟等景区。
远观土林,层林叠现、陡缓相间,与四周的雪山交相辉映,岭翻浪涌,峰跃惊涛,气魄宏大,好像身处星球之外的感觉。
黄色、褐色、灰色、黑色,除了一望无际的昏暗沙土,在近平方公里的札达土林中,几乎看不到绿洲的痕迹。
札达土林地貌在地质学上叫河湖相,成因于百万年的地质变迁。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线递减,冲磨出“建筑物”的层高,历经风雨侵蚀,在壁立陡峭的山岩上雕琢出今日的模样。
这个似乎早已被水、被绿色遗忘的高原领地,在千年前曾是一个显赫王朝的驻地。
阿里地区属于古格王朝故域。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建立的地方政权,也是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的立足点,佛教由此在西藏逐渐达到全盛。
古格王朝遗址位于札达县城以西18公里札不让村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古格王朝于公元10世纪前半期开始建立,10至16世纪不断扩建,这里前后经历了16位国王,曾经有过年的灿烂文明史。
古格王国遗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王朝宫殿依山坡而建,浑然一体的山城,让人感慨古格王朝的雄伟。据说,王朝全盛时期时,这里驻扎了10万人马。
古格王国遗址残存下来的窑洞、房屋、碉楼、古塔等各种建筑物共处(座),其中窑洞孔、房屋遗迹座、碉楼60座、各类残塔28座,暗道4条,形成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
遗址上保存较好的有红庙和白庙,有雕塑和色彩艳丽的壁画、彩画。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宗教故事、国王世系画像等,这些生动的壁画里,仍旧讲述着神秘的千年故事。
年,古格王国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托林寺位于札达县城西北象泉河畔,是北宋时期古格王国在阿里地区建造的第一座佛寺。佛寺始建于公元年,包括殿堂、僧舍和塔林三部分。
托林寺融合了印度、尼泊尔以及西藏本地的建筑风格。
站在寺庙的祭坛上,极目远望,阿里地区海一般的蓝天,消失于远方的地平线,缥缈又如奶油般可塑的云,配合着土林高原,像是为大地母亲供奉的酥油花。
东嘎·皮央石窟群,被誉为高原上的“敦煌”,是一处由寺院、城堡、石窟和塔林组成的大型遗址,它是目前所发现的海拔最高、壁画面积最多的高原石窟群。
山壁上散落着数千个洞窟,总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洞窟壁画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壁画题材主要有佛像、菩萨像、佛传故事、说法图等,还有各种装饰图案纹样及密教曼陀罗等。
东嘎·皮央石窟所处地域的山岩,质地为易于风化的砾岩或沉积岩,较易于开凿石窟。该石窟以礼佛窟为主,大量精美壁画受自然侵蚀并不严重,基本保存完整。
最可贵的是,壁画的年代多集中在古格早期的公元11至12世纪前后,画风绚丽浪漫,一度达到古格及西藏佛教史上艺术成就的巅峰。
有趣的是,此处没有一条道路可以抵达。这个西藏最大的洞窟遗址,已经渐渐与身后的土黄色山丘浑然一体,消隐于世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