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阿里人称为依比卓嘎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于11月25日在其家乡札达县逝世,享年90岁。(依比是阿里人对老年女性的尊称。)依比卓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宣舞(古格宣舞)的代表性传承人。
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时,西藏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普查保护部助理研究员索朗一时陷入沉思,那些与依比卓嘎相处过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年4月,索朗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项目组学术专员的身份,前往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对依比卓嘎进行了为期20天的数字化信息抢救性记录工作。
采录工作结束临走前,依比卓嘎没忍住泪水,拉着索朗的手说:“也许这是咱们的最后一面了。”
索朗说:“没想到那一面真成了最后一面。幸好,我们对这位老艺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已及时完成。”
年,从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获得音乐学硕士学位的索朗被央视《故乡》栏目邀请,参与对依比卓嘎的一次节目访谈。
趁着这个机会,他第一次见到了古格宣舞老艺人依比卓嘎,也对古格宣舞有了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性格特别耿直、活拨、开朗、豁达,对宣舞极度热爱。”这是依比卓嘎给索朗留下的印象。
索朗硕士阶段研究的方向是西藏苯教仪式音乐,这让他和一生都在继承与传播古格宣舞艺术的依比卓嘎之间有了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年以来,自治区文化部门每年向国家文旅部申报全区60岁以上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年,获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项目的正是古格宣舞传承人依比卓嘎和藏族唐卡(昌都嘎玛嘎赤画派)代表性传承人嘎玛德勒(嘎德),两位老人在当年都已近90岁。
“没想到,年我再次到札达县托林镇见到依比卓嘎时,时隔五年,她仍在人群中第一眼认出了我,并叫出了我的名字。我当时既惊呀又感动,老人家真是个长情的人。”索朗说。
索朗介绍,依比卓嘎所传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宣舞(古格宣舞),主要流传于札达县境内象泉河谷地带。它的起源目前可追溯到古象雄文明时期,与苯教密切相关。到古格王朝时期宣舞进一步得到发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舞姿融合了西藏各地民间舞蹈的精华,说唱形式更展现了藏族古代语言文学的独特魅力,涵盖了藏民族宗教、礼仪、风俗、节庆等内容。
作为专业的研究员,索朗细数着对依比卓嘎抢救性记录工作的一些细枝末节:“光口述片的影像资料就采了10天、14次,每次1小时左右。口述涉及依比卓嘎、她的亲传徒弟、同龄熟人、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等13人,口述影像资料时长9个小时。”
除了传承人的口述片,抢救性记录工作,还完成了传承教学片、项目实践片、综述片、工作卷宗、文献收集等工作。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口述片不少于5个小时,传承教学片、项目实践片均不少于90分钟,综述片30分钟以上。
其中,项目实践片全程将古格宣舞9支歌舞种类完整记录在影像中。“依比卓嘎此生最大的贡献在于她近乎凭一己之力,恢复了古格十三宣舞中的9支完整歌舞。如果没有依比卓嘎这样的民间艺人,古格宣舞可能遭遇更大的失传或断代的危险。”索朗说。
索朗还记得,去年在阿里对依比卓嘎进行抢救性记录工作期间,年事已高的老人有多次身体不适,4次由项目组的医院就诊。他说:“依比卓嘎是个非常可爱的老人,尽管身体大不如从前,但她依旧非常开朗,喜欢开玩笑。徒弟们的动作、唱腔不规范时,她会指正,而且尽量亲身示范。”
依比卓嘎生于旧西藏阿里札达的牧区,小时候,为了支差,被父母送到托林寺附近一户人家学习古格宣舞。尽管初学当时主要供上层阶级享乐的舞蹈并非自愿,但在新西藏,这种集说、唱、跳于一体,具有很强观赏性的民间艺术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获得重生。依比卓嘎因此成为古格宣舞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之一。
年,古格宣舞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身为最年长的宣舞舞者,依比卓嘎在年被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几十年来,她一直将传授古格宣舞当成一种使命,在札达县收了9位当地女子作为徒弟。
“在札达县托林镇,现有4位女性村民较完整地承袭了依比卓嘎所教授的古格宣舞,成为新一代古格宣舞的民间传承人。此外,札达县民间艺术团的女孩们,常年累月受到老人家亲自指导,该艺术团目前也成为当地挖掘、培养新一代宣舞传承人的基地。”索朗说。
索朗不无遗憾地表示,活态非遗传承人的离世总是猝不及防,他们的离开是非遗项目最大的损失。“好在,我们提早做了一些事情。像依比卓嘎的抢救性记录工作,我们项目组尽可能地把她毕生的艺术、人生、经验都用数字化做了一个很好的保护,将对古格宣舞的宣传、传承、推广、研究提供最全面的第一手资料,让已离世的依比卓嘎得到一丝安慰,更为后世留下了一笔最宝贵的民间文化艺术财富。”
依比卓嘎生在札达县托林镇,她与古格宣舞的缘份在此开启,也在此完美落幕。索朗说:“虽然依比卓嘎是一个人生活,但正如这位生性开朗的老人生前喜欢说的,在札达县她有很多孩子,她们继承了她所传承的古格宣舞,我们可以期待这个古老的艺术在新西藏必将得到最好的传承与发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