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各区域间气候条件差异不大,影响区域文化差异的自然环境主要是地貌形态,而地貌形态可分为平原、丘陵、盆地、山脉、湖泊、河流等。就笔者看来,浙江的地貌,可分为两大部分:

1.杭嘉湖宁绍平原:这一区域以平原为主,仅在周边地区有一些丘陵、低山。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2.会稽山脉、四明山脉、天目山脉以南地区:就总体来看,这一区域地貌以山地为主,盆地众多,平原面积不大仅分布于沿海的河口附近。沿海平原、山间盆地是当地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也是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主要基地。

杭嘉湖宁绍平原

杭嘉湖宁绍平原众多的河流及平坦的地貌为典型的水乡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平原地区河流水速平缓,无险滩,水源充足,对发展航运业来说,这是最有利的条件。当地人的生活与水息息相关,近世时期船是他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直到20世纪下半期近代铁路公路大规模建设之前,船运一直是该地占绝对优势地位的交通手段)就民间信仰而言,这一区域的航运保护神信仰特别发达。平坦的地形稠密的河网便利了该区域内部人员、货物的来往,而交往的频繁,又使得该区域内文化的共性较多。如从方言上来说杭嘉湖平原与宁绍平原都属吴方言太湖片,它们之间的差异,虽然对本地人来说似乎较大,但如从通话程度而言,生活在杭嘉湖宁绍一带的人们相互间用各自方言进行通话基本不成问题。如笔者妻家的一些亲戚分布在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三地,他们之间的日常对话都用各自的方言进行,基本上没有任何障碍。

杭嘉湖宁绍平原

浙江南部山地众多,在近代公路普及之前一些大山对当地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狩猎、采木、烧炭等行业成了当地部分人的主要谋生方式,反映在他们的信仰方面,是山神、山鬼崇拜的发达。而地形的复杂,又使得各区域间人们的往来不甚方便因而南部地区方言类型复杂,现代语言学界把该地区的吴语分为东瓯片、婺州片、处衢片、台州片。复杂的地形对方言的影响,除了使方言种类繁多之外还使得同一方言内部通话程度差。例如同在婺州片,永康人就无法同兰溪人用方言进行通话。在一些山区县,即便在一县之内,南乡与北乡东乡与西乡之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如在义乌便流行着“义乌十八腔,隔溪不一样”这一俗语,以此说明义乌话内部腔调的复杂程度。如笔者生长在义乌南乡,在高中阶段,与义乌东乡廿三里(乡镇名)一带出生的同学,相互间用义乌话通话感到十分困难、扭,远不如用普通话方便。

义乌

相比较而言,大江、大河对两岸文化的分隔作用远远小于山脉的影响。虽然钱塘江使得两岸的交通有所不便,但通过船舶,两地的货物、人员还是可以自由地来往。如从方言来说,太湖片的临绍小片即跨越钱塘江两岸,钱塘江西侧的杭州府临安、富阳、新城,严州府的桐庐、分水等县方言同钱塘江东部的绍兴府辖县方言同归一类。从县级政区的管辖范围而言,杭州府辖富阳、新城,严州府辖建德、桐庐都跨越钱塘江两岸,两侧的方言、风俗似无甚大的区别。而宁绍两府南部的会稽山脉、天台山脉、四明山脉却使得绍兴、宁波两府与南部诸府交通甚为不便,因而宁绍两府的方言、民间信仰等与南部诸府差异甚大。不仅如此,南部诸府之间,多有高大的山脉相隔,彼此间来往并不方便,这也就使得南部诸府的方言情况更为复杂。相对于南部诸府而言,北部的杭嘉湖宁绍五府文化差异较小,五府之间没有山脉阻隔是其重要原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