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格上理财
从神话传说的夸父追日
到历史故事的大禹治水
屹立东方的中华民族
苦难深重
却绵延不绝
无论是愚公移山的坚韧不拔
还是卧薪尝胆的苦尽甘来
薪火相传的华夏儿女
历经沧桑
却仍然生生不息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
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指出
人类历史上
至少出现过26种文明
而中国
是文明特征保留最完整的样本
也是唯一延续至今的社会
▲
中国的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冬干夏雨。这种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图为湖南娄底紫鹊界梯田。摄影丨柳勇
中华文明
何以未被淹没于历史的洪流
统一的文字
郡县制度
以及稳固的文官系统
都功不可没
而一个更古老而天然的原因则是
西面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
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屏障
东面有太平洋的阻隔
中国
成为一块少有的
几乎封闭的大陆
▲
中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太平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大部分领土属于北温带,只有滇南、海南岛、台湾岛南部属于热带,适宜人类生存。
壹
山的中国
25亿年前
中国
还是一片海洋面积
远远超过陆地的区域
在当时
现今的喜马拉雅山
尚沉睡于古地中海底
四川盆地
还伸出美丽的海湾
▲
今天的四川西部已经变成雪山、海子、湿地的世界。莲宝叶则位列藏区神山第八位,地处四川阿坝县境内,这里奇峰林立,湖泊星罗棋布,仿佛遗落人间的天堂。摄影丨丁星星
中生代的两次造山运动
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印支造山运动
将万平方公里的地域
基本拼接成一块完整的大陆
▲
四人同山地处横断山脉东缘,海拔米。这里地形平缓开阔,登高望远,贡嘎雪山、四姑娘山、峨眉山尽收眼底。摄影丨姜曦
接下来
燕山运动
则塑造了这片大陆的基本骨架
山
中国成为一个山的国度
从天山、阴山、燕山
到昆仑山、秦岭、南岭
到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
再到东部的山地丘陵
中国的山地、高原、丘陵
占据了65%的土地面积
▲
中国主要山脉位置示意图(点击图片看大图)
制图丨杜卓异
这些地球表面的巨大褶皱
将中国大地分隔成许多网格
在这些网格中
孵化出
多种多样的地貌景观
中国
成为世界上地貌景观类型
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
尼勒克“风之谷”。在新疆伊犁州乌拉斯台乡至尼勒克县的县道路上,有一处湖泊美景,人迹罕至,地图上没有标记。湖边草原上,牧民们打草形成的痕迹,像极了宫崎骏《风之谷》里愤怒的王虫爬过的印记。摄影丨James马
河水冲刷山谷
诞生了壮阔瑰丽的
峡谷
这不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这是天山北麓的
安集海大峡谷
↓
▲
安集海河在通古特附近冲出天山峡谷,冲刷出规模宏大的冲击扇。不同颜色的岩层溶解,形成一幅地球的印象派画作。摄影丨James马
地震劈开亿万年的山体
经由风蚀
雨淋
塑造出史诗般的奇幻空间
这不是美国羚羊谷
这是陕西甘泉的
雨岔大峡谷
↓
▲
雨岔大峡谷位于下诗湾镇雨岔村,共有七个峡谷,其中最美的是桦树沟。正午的光照,穿过缝隙,照在砂岩峭壁上,坚硬的砂岩宛如美工大师精细雕琢出的精美线条。摄影丨马玉晗
含有碳酸钙的泉水
慢慢流过山体
形成曼妙的
泉华台地
这不是土耳其棉花堡
这是云南香格里拉的
白水台
↓
▲
白水台位于三坝乡白地村,海拔约米。泉水中碳酸盐逐渐沉淀,长年累月形成台幔,好似层层梯田。摄影丨James马
富含盐分的湖底
经过人工开采
逐渐形成光彩夺目的湖面
这不是美国黄石公园
这是青海大柴旦
翡翠湖
↓
▲
这片约6平方公里的“翡翠湖”名为大柴旦湖,是采矿队开采之后形成的矿坑。大大小小的盐水池,仿佛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质,宛如一块块上好的翡翠。无人问津,却美得惊心动魄。摄影丨刘夙培
流水沿着地球凹陷
渗透、侵蚀和溶蚀出
一个个天坑
仿若月球表面
这不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
陨石坑
这是凉山普格的
甘天地天坑漏斗群
↓
▲
甘天地天坑漏斗群泉眼丰富,暗河发育,洞穴漏斗密布,玛瑙富集。位于天坑内的日都迪萨,相传是彝族火把节发源地。摄影丨杨勇
冰川时期海面降低
石灰岩受到溶蚀作用
在下部发育成为
大型空洞
当冰期结束海面上升
海水重新灌入形成
“蓝洞”
这不是潜水圣地伯利兹大蓝洞
这是海南三沙的
永乐蓝洞
↓
▲
永乐蓝洞位于西沙群岛,深度.89米,年被证实为世界上最深的蓝洞。摄影丨马宏杰
另外一些山体
本身就值得被欣赏
比如红层地貌
这种从侏罗纪到早第三纪的红色岩系
富有垂直的节理
并且不易被别的地层覆盖
再经由风化
流水切割
形成奇异的岗丘
其中的集大成者莫过于
赤壁丹霞
↓
▲
青海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彩丘、丹霞地貌,形成于约1亿2千万年前。摄影丨姜曦
年
获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的
冯景兰
在广东韶关的丹霞山
注意到一种广泛分布的
红色砂砾岩层
他意识到
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
便把形成丹霞的红色砂砾岩层
命名为丹霞地貌
▲
老君山丹霞,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八大片区之一,图为海拔米的主峰“金丝玉峰”。摄影丨阿原
贰
季风中国
至此
中国尚未完成营造之路
还有一幕更为重大的
造山运动
正等待发生
印度板块将以很小的角度
斜插入欧亚板块
古地中海被翘起
形成了宽达公里
高-米的海底沉积隆起
这就是未来的喜马拉雅山
世界屋脊
▲
远眺南迦巴瓦,其位于喜马拉雅、念青唐古拉及横断山脉的交汇处,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摄影丨姜曦
喜马拉雅运动的发生
彻底改变了亚欧大陆的
地理环境
古地中海消失了
西藏和印度次大陆缝合
亚欧大陆连成一片
▲
库拉岗日雪山与白马林措,西藏中部“四大神山”之一。摄影丨藏地摄影小张
至此
中国正式成为
全球最大陆地的东部
以及
全球最大海洋的西岸
这种海陆势力差异
导致了季风气候的产生
夏季海洋带来丰沛的雨水
冬季干寒的极地气流则长驱直下
彻底取代了第四纪以前的
近地面行星风系
▲
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福建漳平,有一座全球最大的樱花园——永福樱花园,这里是中国的赏樱圣地。摄影丨李艺爽
来自太平洋的水汽
被东北-西南走向的一系列山脉阻挡
使得东部更加湿润
西北地区更加干燥
沙漠和戈壁逐渐形成
▲
乌兰布和沙漠,中国八大沙漠之一,地处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境内,总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摄影丨张宾
干燥的荒漠
经过亿万年的风蚀
形成了光怪陆离的“魔鬼城”
学名雅丹
▲
青海俄博梁魔鬼城,仿佛置身火星。摄影丨梁永鹏
年-年
斯文·赫定在新疆罗布泊考察
发现这种成群的风蚀地貌
借用维吾尔人的语言
将其命名为雅丹“Yardang”
意思是“陡峭的险峻小丘”
▲
因无人区交通隔阻,外界知之甚少,俄博梁雅丹目前尚未大规模开发。摄影丨梁永鹏
干旱的新疆
是雅丹的王国
而近些年
人们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部
发现了世界上绵延最长的
雅丹地貌群
▲
青海南八仙雅丹。新疆的三处雅丹地貌总面积不过百余平方公里,而在青海省柴达木冷湖地区,雅丹总面积却达到2.1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最典型的雅丹景观之一。摄影丨姜曦
青藏高原的隆起
更加剧了季风模式
印度洋的暖湿气流
被平均海拔米的山脉阻挡
使得与撒哈拉沙漠北部纬度相当的
西藏
出现了高山冰川
▲
曲登尼玛冰川,位于日喀则岗巴县。喜马拉雅北坡的深处有很多冰川,而此冰川虽体量偏小,但却是教科书一般的冰川地貌。摄影丨李珩
冰川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固体水库
融水沿着中国三大地势阶梯
一路向东、向南奔腾入海
形成了多条世界级的大河
▲
楚玛尔河为长江北源,意思是“红水河”,发源于可可西里山黑脊山南麓,在曲麻莱县以西的楚拉地区注入通天河。摄影丨刘夙培
其中一条大河
裹挟着世界上最多的黄土
一路奔腾多公里
大河带来水
黄土带来养分
当黄土在入海口卸载时
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
黄河沿岸成为
不需要休耕的优质土地
农业诞生了
▲
黄河龙门河床,位于晋陕交界处,乃黄河咽喉,相传为大禹治水之地。摄影丨刘夙培
叁
农耕中国
农业带来什么呢?
首先是稳定的食物来源
这就可以养活数量庞大的人口
因为要一年四季照料庄稼
人们必须定居下来
当世界级的大河
配合温度适宜
不干不湿的气候
农业聚落就逐渐形成规模
▲
秋收时节,贵州省平塘县田间稻谷粒粒饱满,一派丰收景象。因土壤里含铁、铝成分较多,炫目的赤红色彩被农作物分割成一个个色块,远远看去,五彩斑斓,衬以蓝天白云,更为壮观。摄影丨李贵云
粮食开始富余
开始能够
养活脑力劳动者
养活军队
比较复杂的手工业分工体系
开始出现
文明就出现了
▲
梯田大概是最能代表季风亚洲的景观。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人们开山造田,这不仅能增加耕种面积,也能防止水土流失。图为紫鹊界梯田。摄影丨柳勇
在年前的汉朝
中国人口已经接近万
是今天加拿大人口的两倍
为了应对匈奴的威胁
汉武帝蓄养战马45万匹
征召大军50万
一路打到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
费尔干纳盆地
据统计每个军人需要
4-5个农夫供给
如此长距离的后勤战略补给
需要相当发达的农业基础
▲
加车梯田位于贵州从江县加榜乡,村民世代耕种,开创出气势恢弘的梯田景观,也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摄影丨李贵云
地球上的河流不计其数
为何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条
发展出了发达的
农业文明
首先河流要足够大
才可以养育大量的人口
其次不能太冷、太热
还不能太潮湿
太冷
作物无法生长
太热太潮湿
森林茂密不易开垦
▲
亚马孙河和刚果河都是世界级大河,因降雨量太大,河岸遍布热带雨林,很难实现农耕。欧洲的两条大河,莱茵河与多瑙河,也因地中海冬季多雨,夏季炎热干燥,难于发展出早期农耕文明。图为通天河夏日贡巴大拐弯。摄影丨姜曦
相比之下
只有埃及的尼罗河
中东的两河流域
印度河和黄河
完美地符合农耕文明产生的条件
▲
黄河晋陕大峡谷处于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明的过渡地带,经岁月的积淀,边塞多民族的交流融合,造就了这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以及雄奇壮美的自然景色。摄影丨李天社
然而
尼罗河和两河流域
都处在欧亚大陆的交通十字要道
无险可守
印度虽然三面环海
北边有青藏高原屏障
但在西北角有一个开伯尔山口
在中国商朝同期
来自中亚草原的雅利安人
从这里入侵
消灭了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文明
也就是印度河文明
此后的其他民族也都沿着这个缺口
打进印度
因为主体民族的不断变化
三大古文明最终都湮灭于历史的尘埃
▲
中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北半球中纬度自然灾害带和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的交汇点,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频发、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造就了中国人最勤劳、最能吃苦的民族性格。图为乌兰哈达火山群,位于内蒙古中部,阴山东麓,形成于第四纪晚期,最后一次喷发距今约一万年,是年轻的休眠“活火山”。摄影丨James马
翻越连绵的雪山和沙漠
征服几千万人口的中国
是异常困难的事情
华夏文明传承至今
这要仰赖
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
阻隔
▲
札达土林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总面积约为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大的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的土林。摄影丨James马
肆
草原中国
封闭带来保护
但过度封闭则会导致衰亡
草原
恰好给了中国“开放”的机会
除了阴山山脉的阻挡
北方草原民族南下中原
可谓一马平川
事实上
我们与被称之为蛮族
胡人、匈奴的关系
成为中国两千年历史的
关键部分
通过战争、贸易与文明的融合
中原农耕文明
大量吸收草原文化
最终发展成日后的中华文明
▲
乌兰布统曾是清朝皇家木兰围场区,如今是集草原、湖泊、沙地、湿地、林地的自然保护区。摄影丨张宾
秦始皇效仿匈奴的弓骑兵
配备了能够快速移动
战斗力强大的骑兵部队
一举歼灭六国
统一中国
骑兵取代了古代战车
骑手的长裤取代了中原的长袍
所谓“胡服骑射”
▲
乌兰布统的冬日,一片肃杀。摄影丨张宾
继匈奴之后
又一个在蒙古草原上崛起的游牧民族
鲜卑族
则开启了艺术上光辉灿烂的北魏时代
将犍陀罗佛教艺术引入中原
开凿了举世闻名的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草原的艺术风格
也影响了中原
斗兽、野马
捕食的鸟与鹿
程式化的动物造型
出现在中原的装饰中
影响着中原风格的形成
(横屏长图)
▲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个,造像10万余尊。摄影丨Hancess
交流的道路不止一条
沿着塔里木盆地南北两条
绿洲之路
骆驼商队、传教士和使团
带着来自西部世界的
珍奇物产、思想和风俗
来到中土世界
▲
温宿大峡谷,中国最大的岩盐喀斯特地质景观,这里曾是通往南北天山古代驿路木扎特古道的必经之地。摄影丨夏资哲
佛教思想传入中国
佛经故事则催生了唐传奇的产生
日后影响了中国小说的诞生
琵琶、箜篌、胡琴传入中国
糅合了西域多种文化的龟兹音乐
传入盛唐的宫廷
再经由遣唐使带回日本
成为日本雅乐的鼻祖
▲
大海道是古丝绸之路的一条主干路,也是古时候敦煌到吐鲁番之间最近的一条道路。一队考察者行进在库姆塔格沙漠北缘,沿途不时可以看到废弃的烽火台,一直延伸到玉门关。这些烽火台是汉朝戍守大海道的边关驿站。如今,商旅断绝,道路堙埋,再也难寻沿途“七城十万户”的繁华。摄影丨杨浪涛
今天中国人行住坐卧的习惯
也烙印着“胡人”的习俗
胡床改变了中国人席地而坐的规矩
成为日后明式家具的经典样式
胡萝卜、黄瓜、菠菜、大蒜
葡萄、石榴、核桃、西瓜
这些来自中亚和西亚的食物
则不断改变着中原的餐桌
▲
那拉提花海。马鞭花、格桑花,还有薰衣草,外来的植物慢慢改变着中国大地的景观。摄影丨James马
正是以海纳百川的胸怀
吸纳外来文明
公元8世纪初
中华文明走向巅峰
她古老
而包容
包容
所以崭新
▲
长江三峡第一湾——石牌,这里曾发生著名的石牌保卫战,是抗战的重大军事转折点。摄影丨黄正平
伟大的文明
始于坚守
而兴于开放
▲
“这里是中国”景观位置图(点击图片看大图)
制图:杜卓异
撰文:宋歌
审稿:唐晓春
编辑:张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