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陇南市两当县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着力推动生态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农业产业发展效益日益显现。

一、立足本土,开发优势乡土资源,念好“土”字诀。两当县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分别达75%、84%,均位列全省第一,“绿色生态”是两当县最大的优势。两当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始终坚持“农业优先”、“文旅赋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把产业发展作为稳定增收的治本之策,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双百千万”长效产业(核桃、花椒)和“三养一药”速效产业(中蜂、生态放养鸡、食用菌、中药材),形成了“地下有药、树上有果、林中有鸡、空中有蜂、棚中有菇、水中有鱼、四季有花、村中有客”的“八有”山地立体农业发展新模式,把生态效益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找准路子,打好“特”字牌。

一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立足各乡镇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以产业基地建设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县特色山地农业产业持续蓬勃发展。打造了以杨店镇为中心的核桃、花椒产业基地,以站儿巷镇为中心的百里绿色长廊中蜂产业基地,以左家乡为中心的食用菌产业基地,以西坡镇为中心的嘉陵江流域生态放养鸡产业基地,以显龙镇、鱼池乡为中心的中药材产业基地,以两当县创业创新产业园为中心的农特产品加工基地,以乡镇为中心、以村为单位的各类农业特色产业示范点。二是完善模式,扩大规模。按照“立体、覆盖、规模”三个方面的标准,坚持各类产业的“双向覆盖”(特色产业有需求的农户和特色产业适宜发展区域的双向全覆盖),以“小群体、大规模”、“整山系、整流域、整片区”、“进山入沟、土蜂洋养”等模式发展“三养一药”产业,最大限度提质增量。核桃花椒“双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既谋当前,又虑长远,与“三养一药”产业形成了“长短结合、长远结合、优势互补、立体循环”的农业产业发展路子,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气候风险和效益风险。截至年底,全县发展中华蜜蜂养殖7.86万群,蜂蜜年产量吨,产值达万元,从事中华蜜蜂养殖农户余户,接近1万人,平均每5个人就有1人从事蜂产业,全县农民人均中蜂产业收入约元;常年中药材种植面积保持在8万亩左右,采挖面积1.5万亩,年实现销售收入多万元,全县农民人均中药材产业收入超1元;核桃、花椒栽植总量达万株以上,挂果数达到万株,总产值1.4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核桃、花椒产业收入达元;年均发展生态放养鸡万羽以上,年产值达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养鸡产业收入超过元;年均发展食用菌多万袋,其中,以香菇木耳为主的木腐菌万袋,以羊肚菌、赤松茸为主的草腐菌万袋(亩),年产值达万元,全县农民人均食用菌产业收入超过元。建成冷水鱼养殖场1个,年均养殖成品鱼吨,鱼苗10万尾。种植蜜源植物6万多亩,有效解决了全县中蜂养殖季节性蜜源不足的困难;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体验园家。全县农村居民年人均山地立体农业收入达多元,实现经营性收入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51%以上,养殖业增加值占一产增加值的29%,两项占比均居全市第一。三是坚持市场主导、龙头带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创建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农业发展模式。培育建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家庭农场84家,成立西北第一家养蜂专业联合社,吸纳全县5家大型蜂业合作社参与。

三、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唱好“产”字歌。一是培育龙头,补链延链。通过外引内培双向发力,培育了一批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成立了中蜂和生态放养鸡2个县级专业联合社,通过补链延链强链,持续提升农特产品精深研发能力、加工能力和销售能力。如中蜂产业形成了秦南公司、果老公司、土产公司,食用菌产业形成了黄波菌业、智农菌业,中药材产业形成了兴源公司,生态放养鸡形成了绿源农场、合心专业合作社,玫瑰产业形成了沁香怡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按照“一县一园区”的建设要求,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谋划和启动了现代农业蜂产业农旅融合示范、两当县创业创新示范园区等项目建设,园区的建设必将成为全县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载体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二是示范带动,建立机制。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农村专合组织发展,着力提升合作社专业化运营水平,并不断健全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与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把财政扶持资金、集体资源资产作为股份投入进行分红,引导群众利用各类资源资产入股,形成了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新型产业扶贫带贫机制,确保每项产业都有引领发展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实现“产购加销”一条龙服务。通过内引外联,先后引进建成龙头企业17家,组建了中蜂、生态放养鸡两个县级联合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1个、市级示范社21个,县级示范社5个),入社会员余人,带动贫困户50户。全县共吸纳使用到户入股资金合作社52家,吸纳使用到户入股资金50万元。依托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创建扶贫车间9个,解决就业岗位人,其中吸纳脱贫劳动力人实现稳定就近就业。三是品牌建设,扩展销售。依托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绿色名县等县域名片,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建设行动,坚持品牌引领,着力擦亮老品牌、创响新品牌,加快“三品一标”农产品和“甘味”品牌申报认证,有效提升两当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先后创建“醉美两当”农特产品县域公共品牌,全县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个、绿色食品认证16个、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个、认证有机食品5个,国家地理保护认证产品1个,两当狼牙蜜入选为“甘味”知名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两当“狼牙”“蜜相蜂”和“登真缘”入选为“甘味”知名企业商标品牌。同时,充分利用青岛莱西市东西部协作与太平保险集团定点帮扶历史机遇,积极主动对接,广泛参与“兰洽会”“西交会”“广交会”等各类节会,大力发展“电商+”经济,持续推动两当县优质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交易,助力广大群众收入稳步增长。成立绿色富民公司,统筹全县10家企业、40多家合作社及农户农特产品对外销售,做到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发货、送货到户,实现了从“各自为战”到“国企引领”,从“坐等订单”到“多方推介”,从“一县销售”到“市县联动”的销售模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