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蜀地区历来有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说,

以“幽”为特色的青城山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

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

这里群峰环绕起伏

林木葱茏幽翠,丹岩沟谷纵横

千百年来

这里成为无数人的寻幽问道之地

但其实它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

▲青城山老君阁。摄影/何勃

01

丹霞孕青城

青城之幽

大概与丹霞地貌有关

四川的丹霞地貌分布很广

剑门关、窦团山、乐山大佛、

蜀南竹海以及青城山皆为丹霞

在地理上

青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

属于横断山系邛崃山脉东支

地质构造十分复杂

▲青城山群峰起伏。摄影/何勃

从距今2.5亿年前开始

包括四川在内的中国大部分地区逐渐由海转陆

强烈的地壳运动

塑造出星罗棋布的构造盆地

在燕山运动、

喜马拉雅运动等构造运动的作用下

地处海陆交汇边缘的青城山地区

整体抬升为山

盆地四周的砂石泥土

在江河流水的运载下

向低洼处堆积

压实形成了砾岩、砂岩等碎屑岩

地层处于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下

岩石中的铁元素就会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

而呈现出独特的红色

于是

四川盆地变成了著名的红层盆地

▲青城山云雾。摄影/蓝天

在红层盆地中

巨厚层状的砂岩、砾岩

为丹霞地貌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在后期构造造山运动的改造下

盆地内的红色岩层持续抬升

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以后

在流水改造、重力崩塌、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

青城山地区的沟谷不断展宽

崖壁崩塌后退

山顶面积不断缩小

原来的山体逐步退缩成

城堡状残峰或孤立石柱

在漫长时光的雕琢下

渐渐发育形成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丹霞地貌

如金鞭岩、三十六峰等

▲青城山金鞭岩堡寨状丹霞。摄影/何勃

特殊的地形地貌

类型丰富的土壤

垂直差异大的气候

共同组成了青城山特殊的区域地理环境

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使之成为动植物的天堂

大熊猫、红豆杉都可在青城山寻其踪迹

在丹霞地貌的千岩万壑中

遍地生长着青翠欲滴的草木

成就了高达95%的森林覆盖率

也成就了“青城天下幽”的独特风韵

▲青城山,清幽天下。摄影/何勃

02

诗道润青城

相比全国诸多名山

青城山并不算高大雄伟

却散发出小家碧玉的气质

云霞在纵横的丹岩沟谷

绝美的赤壁陡崖间蒸腾缠绕

清幽里又透出仙逸之气

青城山被公认为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

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

安徽齐云山并列为“道教四大名山”

▲青城山五洞天。摄影/何勃

早在古蜀时期

青城山就是蜀王祭祀山川的圣地

成为蜀民心中的神仙之山

凭借其清幽的环境

状如城郭的独特山形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

青城山在名山“家族”中独拔道教

“神仙都会之府”头筹

自东汉张陵在青城山一带传教开始

经历千百年的发展

经过张鲁、范长生、杜光庭、

陈清觉等人的传承和发扬

青城山形成了系列博大精深的道家理论

留下了数量众多的琳宇仙宫

汇聚了五湖四海的道士隐者

▲青城山古老建筑。摄影/何勃

青城山上仙气氤氲

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零八景

无不彰显着“道法自然”的理念

山山有佳景,处处成好诗

青城山不只是地质上的丹霞之山

也是宗教上的仙道之山

更是文学上的诗歌之山

在众多与青城山相关的诗篇当中

以杜甫的诗歌流传最广

▲青城山雪景。摄影/老盖

上元二年(年)秋天

寓居成都浣花溪的杜甫起身

前往青城县(在今都江堰市石羊镇古城村)

在游览了位于青城县境内的青城山后

他将所见所闻诉诸笔端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

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丈人山

青城山的别名

从杜诗中可见

诗人将自己比作青城山的客人

绝美风景成全了杜甫的诗意

千古绝唱也成为青城山最好的代言

▲青城山为道教发祥地。摄影/何勃

03

好茶出青城

佳人与佳茗

自古出青城

因为这里有良好的水土

绝佳的环境

青城山位于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区

属于生态秘境“华西雨屏带”

这里海拔不高不低

气候温暖湿润

成为最适宜种茶的地区之一

在茶农、道士、僧侣

世世代代的深耕细作之下

青城山培养出最好的茶叶

▲青城山深山茶园。摄影/郑皓升(图虫创意)

至迟从宋代开始

产自青城山的茶叶就被列为了贡茶

清康熙年间

朝廷在青城山设立洞天贡茶院

以督办贡茶的栽植、

加工、运输及包装等事务

如今,每年的农历三月三

都会在青城山举办采茶节

缕缕茶香中

青城山历史浮沉于杯盏

馥郁于舌尖

让人回味无穷

▲青城山茶浮沉于杯盏,馥郁于舌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