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印边境小打小闹,就没有消停过,这最开始是因为蒙巴顿在印巴分治时随意的划线,将克什米尔化作空白区,至于中印边境,根据子虚乌有的麦克马洪线定界,并没有按照实际情况严格分割疆土,所以中印边界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完全确定,这也就导致了中印边境数十年来大大小小的冲突不断。
加勒万河谷当然这很可能是英国故意制造的矛盾,令南亚局势复杂。当然,中国作为军事强国,世界性大国,印度是没有能力对中国有什么大动作,所以几十年来也就是边境小摩擦,而且大部分时间也就是对峙一下,但是近期印度又在中印边境挑衅。年6月15日晚,印度边防官兵对加勒万河谷的我军进行两次挑衅,引发两军激烈的肢体冲突,造成了严重的伤亡事件,这是中印边境地区45年来 次出现士兵伤亡事件。而加勒万河谷乃是战略要地,进可以居高临下,直入恒河平原,危及印度首都新德里。
中印边界中印争议地区历史上,中印边境剑拔弩张的情况很多,最为严重的是年中印战争,和年双方一次边境纠纷,双方大军出动,几乎就要再打一仗,但是由于印度方面国内保守派的阻挠,印度主动撤军,这一事件才得到了平息。
年中印战争,只是在历史课本上简简单单不超过 十个字的简单描述。然而这时一个持续长达三年多的冲突,有着长达一个月的实际作战的战争。双方各自出动数万人,结果是我方以偏师大胜印度的精锐,我方有着一千多的伤亡,对印军造成了严重打击,印度方面伤亡加俘虏近万人。规模并不小,只是历史课本没有怎么提及!
首先来说,中印边境。中印边界全长约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长约公里,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中段,长约公里,从西藏普兰县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至札达县的高地;西段长约公里,从札达县的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
但是因为历史原因,和麦克马洪线的不被承认,中印各执一词,整个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东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是沿喀喇昆仑山脉。所以,中印边境冲突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复杂的历史原因和背景!一直到现在,印度依然占据着中印双方争议的9万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
然后来说,战争起因。首先是20世纪三十年代的麦克马洪线和导致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对于边界的划分存在争议。然后,在20世纪五十年代,印度持续的实行前进政策,觊觎我国西藏的大片领土。五十年代末期,双方在边界上有过多次冲突。年,印度方面已经很多处入侵到了我国领土范围内;然后,在中印双方高层会晤过程中,印度方面比较强势,提出了过多无理要求。随后中央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开始备战。
中印之战东线印度毛驴运输然后再说,战争过程。印度在边境西段,部署了1个旅部、6个步兵营、1个机枪营及若十配属分队,共余人。在东段,印军部署了1个军部、1个师部、3个旅部、15个步兵营,约1.6万余人。其第7旅4个营、炮兵第4旅2个营位于“麦克马洪线”以北的克节朗、棒山口及以南的达旺地区;第5、第旅计8个营位于“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第4军军部、第4师师部位于提斯普尔。东、西两段,印军共集结了2.2万余人。
9月—10月上旬,印军不顾中国边防部队的劝阻和警告,连续进攻驻守在“麦克马洪线”以北西藏山南地区择挠桥和扯冬的中国边防部队,造成中国军队伤亡47人。10月17日和18日,在东段和西段,入侵印军同时向中国边防部队进行猛烈炮击,20日,发起大规模进攻,企图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
年10月20日开始,中国军队开始自卫反击。
在东段,西藏边防部队针对印军沿克节朗河右岸~线展开的进攻部署,集中优势兵力,采取两翼攻击、迂回侧后、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法,攻占枪等、卡龙、沙则、仲昆桥及章多等地。接着兵分5路南进,于25日进占克节朗地区入侵印军的后方基地达旺。经过几天反击作战,西藏边防部队全歼印军第7旅,收复了克节朗河以南、达吒河以北、不丹以东、达旺以西被印军侵占的中国领土。驻守吕都、林芝、山南地区的中国边防部队也在反击中拔除了入侵印军的据点,夺回易古通、哥里西娘等地。
在西段,新疆边防部队针对入侵印军正面宽、据点分散、间隙大的弱点,采用逐次转用兵力攻坚拔点的战法,全歼侵入加勒万河谷和红山头地区的印军。接着趁势拔除了班公湖南北两岸及其以北地区入侵印军的据点。新疆边防部队从喀喇昆仑山到冈底斯山,转战千余里,拔除37个入侵印军的据点。
中央并未想挑起一场大战,10月24日发表和平声明,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3项建议。印度政府再次拒绝,印度在国内大举动员,到11月中旬,印军在中印边境东、西段的兵力增到3万余人。11月14日到16日期间,印军在中印边境再次全线发起进攻。
面对印度军队的再次武装入侵,中国政府和中央军委决定再次实施反击。
在东段,西藏边防部队针对印军4个旅在西山口至邦迪拉地区沿公路作线式分布、兵力部署前重后轻的特点,以一部兵力牵制正面入侵印军,一部向邦迪拉方向迂回,集中主力沿西山口两侧实施迂回包围。18日晨,歼灭侵入西山口地区印军大部,接着继续向南反击。至21日,先后收复德让宗、申隔宗、邦迪拉及以南的吉莫山口。
在西段,新疆边防部队冒着零下40℃的严寒,翻越海拔米的冰大坂,至20日,全部扫除侵入班公洛地区的印军据点。配合东、西两段主攻方向作战的其他边防部队,也同时向当面印军实施反击,收复了瓦弄、汉洋底、金古底,里米金、梅楚卡、更仁等地,逼近传统习惯线。
战利品再说,战争结果。11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主动后撤。西藏、新疆边防部队于22日零时全线主动停火。12月1日开始后撤。至年3月1日,全部撤至年11月7日实际控制线20公里以内地区。中国边防部队还奉命主动将在反击作战中缴获的大批武器、车辆和军用物资全部交还给印度,并于年5月26日前释放了印军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近0名被俘人员。
取得的战果。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退了印度军队的大规模进攻,清除了印军在中国境内设置的90余个据点,歼灭入侵的印军一部,维护了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沉重地打击了尼赫鲁的霸权主义和扩张政策,提高了中国和中国军队在国际上的威信,并开创了胜利之师主动停火、主动后撤、主动交还缴获物资和俘虏人员的先例。战后双方边界基本维持在了“习惯线”(与麦克马洪线相差不大)。
简述本次战争,双方参战人数不多,我国成都军区的偏师,总计差不多一万八千人,印度方面不足三万人。印度方面的武器当时略比我国先进,参战部队是英国殖民时期留下的精锐军队,飞机是英国的战斗机。时间节点来说,对于双方都是公平的,美苏两大国正在古巴导弹危机上掰手腕,无暇顾及东方的战局。地理上,我军大部分时间都是本土作战,占有一定优势。
而真正的差距是军人,这才是决定战争的胜负手。解放军的战斗力远强于印度军队,解放军当中还有许多经过 洗礼的老兵,战斗力强,指挥方面更不用说,身经百战的开国元勋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大部分都还健在。而印度方面,军队虽然是英国人留下的编制,但是二战时期对日对德作战都是由英国军官领导,而印度军官并没有能力指挥一场高强度战役。
人民的解放军所以结果自然可以预见,我军以摧枯拉朽般就扫荡了印度军队。
此战,印度军队阵亡人,负伤人,被俘虏人,损失了大量武器辎重,包括飞机、坦克、加农炮、榴弹炮等重武器;轻武器不计其数。而我方强大的中国边防部队牺牲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名),负伤人(其中军官名、士兵名)。对比之下,差距十分明显。
本次战争最为经典的战役是西山口之战,我军以四个团的兵力,对印度军队进行迂回包抄,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区,全歼印军3个旅,共毙俘印军准将旅长豪尔·辛格以下官兵余人。另外还有瓦弄地区反击战歼灭印度军队余人,以及其它一系列胜仗。
印度军队周恩来和尼赫鲁此战正如中央所言是一场政治军事仗,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此一战确立了我国在亚洲地区的 话语权。并且因为处置得当,取得了很大的国际支持,为政治、外交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之后的大国崛起创造了一定的机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