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产业方兴未艾,同时乡村产业发展依然面临产业链条较短、融合层次较浅、要素活力不足等问题——
叫响“乡字号”要过几道坎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7月17日,农业农村部对外发布《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首次对乡村产业发展做出全面规划。
《规划》首次明晰了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目标——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32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8:1,形成产值超千亿的特色产业集群……
精深加工:破解创新能力不强难题
在江西省崇义县麟潭乡两杰村,宽阔平坦的村道旁,刺葡萄园连绵不断、果实累累。再过一个月,这一串串葡萄就能由青变紫,上市出售。
庄上科是第一批种植刺葡萄的农户之一。“我们种植的刺葡萄主要由企业回收进行深加工,生产葡萄酒、生态饮料和野果饼干等绿色生态产品。”庄上科说,他的基地已扩种到亩,年产值达数十万元。
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2万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1万家,吸纳多万人就业。
“但整体上看,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开发层次较浅、质量效益不高,外延扩张特征明显。”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司长曾衍德介绍,我国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为2.3:1,远低于发达国家3.5:1的水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67.5%,比发达国家低近18个百分点,深度开发和转型升级任务繁重。
“我国玉米主体用途为饲料,玉米深加工产品有多个,而在美国玉米的深加工产品有种以上。”曾衍德举例分析说,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科研创新能力较弱、加工工艺滞后和配套设备不足,亟须以集成创新提升工艺及装备水平。
为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规划》明确提出了到年“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32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8: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80%”的目标。
“我们将以农产品加工关键环节和瓶颈制约为重点,建设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国家重点实验室、保鲜物流技术研究中心及优势农产品品质评价研究中心,研发一批先进加工技术,推进加工装备创制,提升农产品加工层次水平。”曾衍德说。
“圈”状格局:擦亮特色产业金字招牌
每天天还没亮,山东省曲阜市鲁城街道林前社区大大小小的篆刻店就开始忙碌起来,通过电商平台,每天几万枚印章从这里销往外地。
短短几年内,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社区巧借当地文化资源,逐步形成了以文化旅游创意产品为特色的“文化+互联网”产业群,带动了社区的振兴发展。
和林前社区一样,不少地区通过挖掘乡村文化,把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培育出让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
乡村特色产业是发掘特色资源、擦亮金字招牌的乡村产业。曾衍德介绍,当前,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很快,产值上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就达34个,同时,涌现出了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镇(乡)、超1亿元的特色产业村,培育了10万多个“乡字号”“土字号”乡土特色品牌。
曾衍德坦言,目前,乡村特色产业第一产业向后端延伸不够,第二产业向两端拓展不足,第三产业向高端开发滞后,亟待走出一条集聚发展和品牌发展之路。
为此,《规划》提出,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形成“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构建乡村产业“圈”状发展格局。
“当前,中央财政正在支持各地建设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未来几年将会形成一批产值超十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产值超百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曾衍德说。
抱团发展: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专家认为,乡村产业发展意味着农业与现代要素的交叉重组,其中核心要义则是融合发展思路。发展乡村产业要立足乡村又跳出乡村,通过资源和要素重组实现主体融合、业态融合和机制融合。
“过去的产业发展是一种‘线性思维’。而现在,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有别于以往,它是一种融合发展思路,通过‘农业+’‘加工+’‘种植业+’,实现各种要素的融合。”曾衍德阐释说。
乡村产业发展要带农、联农、富农,密切产业主体和农户的利益联结。为提升带动引领能力、构建联农带农机制,《规划》提出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牵头、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抱团发展。
在业态融合中,专家建议,要以功能融合带动业态融合,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功能农业。要以信息技术带动业态融合,促进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
“而在融合机制上,则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多种类型的合作方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让农户更多地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曾衍德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