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三区三州教育行特别报道
深秋时节,在海拔米的高原上,绿色早已褪去,只剩下大片大片的土黄色印在湛蓝的天空下。此时,曲松乡教学点粉色、绿色的屋顶和鹅黄色的外墙就格外显眼,成为边境上一抹亮丽的生机。
因为太阳升起得晚,早上8点半,祖国西陲的乡村才刚刚苏醒,才旦多吉便开始叫学生起床,不一会儿,校园里传来琅琅书声,空旷的高原生动起来。
曲松乡教学点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距中印边境只有40多公里,到札达县城却有多公里,十分偏远。41岁的才旦多吉是曲松乡教学点的教师,0年从日喀则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在阿里做一名乡村教师。
才旦多吉给学生理发。
在地广人稀的阿里,绝大多数乡村学校都是寄宿制学校。曲松乡教学点共有23名学生,其中小学一、二年级有11名学生,幼儿园有12名学生,他们的父母就在广袤的雪山草地之间放牧。
才旦多吉主要教藏语文,由于教学点一共只有3名教师,因此他还教过音乐、体育、道德与法治等,什么课缺教师他就教什么课。教学点附设幼儿园,他带着幼儿园小朋友做完游戏后,转身又去给一、二年级的学生上课。
教学上是全科教师,生活中才旦多吉也是“一专多能”。23名孩子中,小的只有4岁,最大的也才8岁。除了上课,他和另外两名教师还要负责孩子们的饮食起居,从吃饭、上厕所到剪头发、洗澡,都要用心照顾。
高原的中午,日光强烈,晒在人身上却暖暖的。到了午饭时间,阳光棚的温度正好,小朋友们排队洗手、盛饭,秩序井然。对于今年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才旦多吉总要多照顾几分,叮嘱他们不要把蔬菜偷偷扔掉,把饭菜吃干净。
才旦多吉每两周给学生洗一次澡,每个月给他们理一次发。他自己买了理发工具,研究怎样剪出孩子们喜欢的发型,一开始理出的头发总是不整齐,想给学生做个洋气的发型,也总是做得奇形怪状。后来理发的次数多了,水平就提升了。才旦多吉笑称自己是“乡村版的托尼老师”。
午饭后是才旦多吉给孩子们理发的时间。一把椅子,一个电推子,孩子们嘻嘻哈哈地围着老师。6岁的强巴曲桑剪完了头发,看起来精神了许多,他打水洗了脸,还给脸上抹了宝宝霜。
“刚送来的时候头发又长又乱,现在都爱干净讲卫生了。”才旦多吉说,孩子们上学以来最大的变化是行为习惯的改变,从幼儿园到二年级,孩子们不仅会照顾自己了,也懂得礼貌和谦让了。
周末的时候,得空的家长会来学校看望孩子,虽然只有半个下午的时间,但却是难得的亲子时光。
“阿旺会认很多字了,也懂礼貌了,送到学校我放心很多,大人可以安心去放牧。”央金拉姆的小女儿阿旺曲达在学校读二年级,她的另外两个孩子也曾经在这所学校读书。曲松教学点是曲松乡唯一的学校,才旦多吉小时候也在这里上学。
曲松乡是才旦多吉出生长大的地方,年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他从措勤县江让乡完小调到这里,回到了曾经上学的教学点。
才旦多吉是教育改变命运的亲历者。小时候因为怕牲畜,父母将他送去学校念书,哥哥姐姐在家放牧。才旦多吉一路读上中专,分配工作,成了一位受人尊敬的教师,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9年,才旦多吉还在措勤县江让乡完小任教,为了修缮学校食堂自己开拖拉机运砂石,一不小心拖拉机翻车,他被石灰烫伤。因为当时正在带六年级毕业班,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住院一周后才旦多吉立马返回学校,现在身上还留着很大面积当年烫伤的疤痕。他笑着说:“这是乡村教师的军功章。”
“我自己就是从曲松乡的大山里走出去的,我见过内地的高楼大厦、见过祖国的高山大海,我希望我的学生们有一天也能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才旦多吉有个愿望,就是能把学生们带去拉萨看看。
由于学校只有3名教师,才旦多吉最年长,他主动承担起了学校的后勤工作。“他很尽心,很负责。”校长旦增曲桑说,每个月25号,才旦多吉都要自己开车多公里去札达县城为学生营养餐冲账,顺便为学校带回一些新鲜蔬菜,来回就是一天,油费都是自己掏。
生于斯长于斯,曲松乡什么事情缺人手,才旦多吉都愿意帮忙。在曲松乡卫生院分来新的医生之前,平时只要有空闲时间,他都会跟着卫生院院长普哇多杰送医下乡,帮他打下手,如果遇到有学生的家庭,他还会帮学生补补功课。
才旦多吉家里曾经开了一间茶馆,由于妻子去拉萨照顾上学的孩子,茶馆无人照看,他便将价值一万多元的茶馆设施无偿送给曲松村四组村民。
边境生活是艰苦的。冬天学校水管冻住,要到5公里外的河里凿冰取水;阳光不足的时候,光伏储能不够,晚上还会没电……但才旦多吉并不觉得孤独。
他说:“做乡村教师其实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你看到学生的笑脸和他们的成长进步,你会觉得特别骄傲和有成就感,那是最为宝贵的精神慰藉。”
(西藏报道组成员:张圣华易鑫李澈欧媚彭诗韵任赫张巍继执笔:欧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