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出诊时间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29/9376662.html

底雅乡,阿里的“小江南”,西藏西部最美的地方之一,也是最险的地方之一。

从札达县城出发,沿着依山而建的柏油路,穿过鬼斧神工的土林,翻过海拔多米的雪山,转过个弯,一路下行,海拔米的底雅乡呈现在眼前。公里,记者走了四个半小时。

打开中国地图,底雅乡就在西部偏南的位置,西与印度接壤。驱车来到乡政府所在地底雅村,这里在一块平缓的河谷里,河两岸峭壁如削,河水贴壁而过,奔腾咆哮。

“全乡户人,人人都是守边员。”“85后”的底雅乡乡长措姆告诉记者。在这里,成年的村民都有一项义务——巡逻,靠边境的村民在边境线上巡逻,靠内的村民在周边巡逻。

层层嵌套,保证了边境线的安宁。

在这里,守边,是平凡的常态,但透露出一股子天然的精神——我生活的地方就是中国。

这是一种平凡的伟力,守边有界限,但奉献无边界。在底雅乡三天两夜的采访中,记者被这样的精神所震撼,与此同时,也发现这里涌动着新的活力。

两代父子兵—

“我们走过的路就是中国的界碑”

67岁的底雅村党支部书记次仁罗布,是一个不太会用语言表达爱的人。

孩子当兵的地方,离家不过十分钟的车程。趁着孩子站岗的时候,他会故意路过,父子也只是对视一下,没有言语。22年前,他也曾经笔直地站在儿子现在站的这个哨位上。

说起次仁罗布,村民都知道,他是一个公道的人。但说起他家的经历,很多人不太清楚。

“西藏和平解放后,我的父亲听信了坏人造谣,说汉族士兵杀人,我们一家就跑到了印度。”次仁罗布说,由于当地天气太热,加上水土不服,他的哥哥病逝了。

一家人在国外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当听到消息,解放军是“菩萨兵”,一年后,他们选择回家。

事实果然如此,解放军对老乡很好,家乡的变化很大。次仁罗布的父亲后来成为了县政协委员,劝了不少在国外的乡亲,回到家乡。

底雅,是一个闭塞的地方,每年不封山的时候只有四五个月。次仁罗布第一次见到的汉族人就是解放军。和气,常常帮助老乡,这是他对解放军的第一印象。

年冬天,次仁罗布成为底雅乡第一个参军的年轻人,被分配到家乡,成为一名边防战士。身份的转变,让他认识到,这里不仅是家乡,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次巡逻到一个河谷,需要徒步翻越山头。风雪交加,攀登陡峭山路时,山上的羊粪差点吹进他嘴里。

——还有一次,在执勤的时候,电台坏了,次仁罗布骑着马到部队报告,以马料为口粮,走了三天三夜。一来一回,他用了一周时间。

——次仁罗布不识字,班长一天教他认识一个字。他们就像亲兄弟一样,守护着共同的家园。

次仁罗布得过六次三等功。勋章,是他最珍爱的奖品。“退伍前,我把三个勋章送给了战友。”他笑着说,大家的感情太深了。

在家乡当兵,他却说对儿子是最亏欠的。

从部队到家,几公里的路程,他却长期不能回家。第一次休假回家,儿子愣愣地看着他,却不认识。

前几年,他给儿子下了一道“命令”:高中毕业后,必须当兵。

“刚开始并不想当兵。”24岁的仁增加措坦言。

如今,他已成为边防部队的一名战士。说起转变,仁增加措表示,沿着父亲当年的足迹,第一次巡逻边境时,终于理解了父亲。

“我感觉很自豪,我们走过的地方就是中国的界碑。”仁增加措说。

儿子接了班,但次仁罗布并没有闲着。成了村支书,冬天,他会帮着边防部队筹集马料,有时也会组织群众为解放军免费运送物资。

儿子也很争气,成为了一名军医,群众得了急症,还会帮着急救。

底雅乡,父子两代人,以独特的方式接力。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背后是底雅军民齐心协力在边境上筑起一座看不见的长城。

“固执”的守边人——

“这是我们祖辈放牧的地方”

从乡政府开车半小时,记者来到了什布奇村最靠边境的小组。村民们住在山脚,山顶上就是边境。

让人意外的是,“00后”的仁增曲珍,已经是村里的村小组组长,小组大小事务都得她张罗。吃过午饭,她就背着望远镜出发了,与另外两个村民汇合后,沿着边境线开始巡逻。

巡逻,是他们的生活常态。“我们轮流巡逻,一天三次。”她说。记者见到她时,正遇上她巡逻回来。仁增曲珍的家是平方米的小楼,走进阳光房,仁增曲珍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聊起了守边的故事。

“我们世代都在这里放牧,这里就是中国。”她喝了一口酥油茶说。

这里,并不总是安宁。她清楚的记得,年,一名既不懂普通话又不懂藏语的嫌疑人员混进了村里的边贸市场,被村里的三位少年发现,他们将其扭送到村委会,随即,村民又找到了嫌疑人员藏在石头中的证件。经查,这是一名外国偷渡者。

“我们不能放过每一个可疑的人。”仁增曲珍说。

有时,平静之下,也暗藏着危险。

曾担任什布奇村小组组长12年的群宗卓玛,就遇到过惊险的一幕。

年6月12日,她和乡干部来到边境,开展基本草原划定工作。突然,她听见有人喊话:“你们在干什么,不能来这里!”

群宗卓玛抬头,看到两个外国士兵,在边界线铁丝网旁边看着他们。“我们看到他们走过来,正准备回去向上级汇报,没想到我们刚走几步,他俩就跟上来了,还要检查我们。”

此时,群宗卓玛已经顾不上危险,大声喊道:“这里是我们中国的地方!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你们无权过问我们的事情,请你赶紧离开!”

对方见群宗卓玛态度强硬,便不再纠缠,只能悻悻离开。

群宗卓玛说:“我们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没什么可怕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为有微小的个体力量汇聚成强大的中国力量。在底雅,正是这股子“固执”的戍边精神,让每一寸领土完整。

跨越千里的姻缘——

“我和底雅乡亲们一道创造幸福生活”

头发已经花白的老杨是个执拗的人,从老家江苏徐州来到底雅,一待就是25年。

老杨名叫杨贵房。

为什么来底雅乡?

时间回到40年前,那时他19岁,初恋的姑娘因病去世,心结始终没有打开。于是他选择外出工作,直到38岁那年,在底雅干工程时,重新找到了爱情。

那时,这里外来人口不多,见到单身的老杨,乡亲们热心地帮着张罗对象。后来,老杨认识了次仁卓玛,并共同组建了家庭。

“本打算留在徐州,可那时孩子还不会说普通话,没法在老家上学。”夫妻俩咬咬牙,决定回到底雅生活。

那个时候,从札达县城到底雅,路不好走,进出全靠骑马;乡里没有电话,和老家联系只能到附近部队借用电话。

面对现实,他不得不想办法改变生活状况。

年,他试着帮老乡盖房子,工钱一天5元。

年,什布奇村要建第一座水泥桥。乡里找到了他,除了5吨水泥,其他什么材料都没有。

“我搞过工程,但没建过桥,只能凭着经验,硬着头皮干。”他拿着笔,挠着头,反复计算,发现水泥只够建桥墩。

怎么办?为了节省水泥,他把大部分的水泥用来建桥墩,桥面改用石板。开工后,为了夯实桥墩,他跳进河里,腿都被水泥烧坏了。

“与其让大家下去,不如只烧我一个人就行了。”他轻描淡写地说。老杨的举动,感动了村民。

后来,老杨成了远近闻名的“包工头”,但家里却一点也不富裕。“我接下活,工钱大家平分,自己不多拿一分钱。”从当初一天5元的工钱到现在每天三四百元的工钱,老杨一如既往地与村民们平分。

这个“外来户”变成了“老底雅”。村里第一个种植蔬菜的是他,第一个在沙地上种植水果的也是他,第一个帮着乡里建旱厕的还是他……

次仁卓玛说:“这些,我都看在眼里,老杨是个好人。”

如今,底雅乡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2万元,苹果树超过了1.8万棵,前些年这里已经全部脱贫,兴边富民的好日子来了。

夫妇俩依旧恩爱,早已衣食无忧。孩子们也长大了,现在老杨每天接送孙子上幼儿园。

落户底雅的三只“凤凰”——

“我们离大城市虽远,但离小康生活很近”

老二勤劳文静、老三泼辣果断、老四灵动秀气,这是三姐妹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怎么都没想到,我们一家四姐妹,除了大姐,其余全都从公里外的日喀则拉孜县曲玛村远嫁到了这里。”34岁的老三央珍感叹,她是三姐妹中第一个嫁到底雅乡的。

央珍的丈夫索朗仁青是底雅乡人,他俩在措勤县修公路时相识。年,央珍第一次来到底雅乡。从措勤县出发,多公里的路程,两人用了七八天时间才到。央珍心里满是期待。

还没到底雅乡,望着无尽的大山,她再也忍不住,一下子哭了:“这么偏远,家里人本来就反对。”

在底雅乡待了没几天,就遭遇了大雪封山。无奈,她只能和索朗仁青在家务农。家里的房屋破破烂烂,也没有多少耕地。

如何换来营生?看着乡里正在修路,央珍和索朗仁青一合计,花了2.2万元,从外来的民工手里买了一台二手拖拉机。

索朗仁青开拖拉机拉石头,央珍在工地上帮忙做饭。四个月后,工程完工了。拿到工钱后,小夫妻俩在昏暗的屋里,把钱数了一遍又一遍,一共赚了八万元,两人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生活很好!”央珍告诉哥哥。之后,把二姐次仁吉拉也“拉”到了底雅打工。

后来,底雅果树种植技术员欧珠多吉喜欢上了勤快的次仁吉拉,俩人终成眷属。

在苹果园,记者见到了正在给果树浇水的次仁吉拉。来到她家,家中被收拾得一尘不染,藏式家具说不上豪华,但显得温馨。

与三姐一样,老四米玛拉姆年也被“骗”到了底雅乡。她的爱人旦增群培是底雅乡什布奇村的村委会主任,还是全村的致富带头人。

如今,三姐妹的户口全都从老家迁入底雅乡。三姐妹,在这里生儿育女,扎下了根。她们,从一个外来户,变成了底雅人。

三姐妹的生活变迁,是底雅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过去,这里到县城要七八个小时的路程,现在路好了,只需要三四个小时;过去,这里没有电,如今已经并入电网;过去,村民的住房十分矮小,如今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楼。

这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带来的山乡巨变。

生活好了,“闲不住”的央珍开始思考——我能为底雅做些什么?

年,她入了党,还担任古让组组长,“美丽的底雅是我的家,是底雅让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我要努力回馈这片土地。”

“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我得出一份力。”前几年,她带着组里面的11户家庭,搞起了合作社,种植了45亩果园。

中国的西边,这个边境乡,折射出一股新的创业精神——扎根雪域边陲;支持,国家始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