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3/6185499.html

人民融媒体

-09-:51北京人民科技账号   编者按

  他们以德为先,用爱心传递温暖,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精神力量;他们知重负重,在平凡岗位上执着坚守,以精湛的医术为生命护航;他们迎难而上,冲在抗疫前沿,用奉献诠释人民至上;他们心系祖国,奔赴冬奥会,全力做好盛会医疗防疫保障……日前,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石家庄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了“最美医护”选树宣传活动。经过各县(市、区)、市直各医疗卫生机构推荐及市级选树综合评定,最终医院张燕、医院李坤、医院张海娟、医院郭子明、石医院王倩、医院王艳6名同志为“美丽医护”。

  大医精诚护佑生命

  ——医院肿瘤科大主任张燕

  张燕,中共党员,医院肿瘤科大主任。曾荣获“十佳医生”“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石家庄市医德标兵”“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作为一名有着28年党龄的老党员和24年工龄的临床医生,张燕说她愿付出一生,以心为灯,为患者照亮生命的希望。

  硕士毕业后,张医院进修。整整一年,她没有回家,把所有积蓄用来买书,把所有课余时间用来学习。一年后,在大家惊讶的目光中,她拉着一皮卡车的书回家了。此时,她的视野更广阔,处理起病例更加得心应手。但张燕并未满足,她利用工作之余的碎片时间学习,下班后又奔赴补习班。为了成为一名探索型的医生,张燕回到校园,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博士学业。再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张燕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张燕不仅追求医术的精湛,更追求高尚的医德。多年来,她“视患如亲”的工作态度感动了众多患者及家属,也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前来求医。她白大褂的兜里,一直揣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几组数字,这是几位重点病人的床位号,其中有特别依赖她的老人,也有罹患重症的年轻人。

  “看看我们的老太太,精神真棒!今天身体感觉怎么样?”还没走到病床前,笑语先飘入耳中。张燕快步走近床头,一把握住30床老人的双手,俯下身子,亲昵地交谈。老人略带娇气地说:“张医生,我的肚子还是有点儿疼。”“好,我给您听听!”张燕用手先焐热了听诊器,随后贴到老人的腹部认真听了起来。

  在同事眼中,张燕是十足的工作狂。她不断探索创新,换来丰硕成果:首创了“恶性肿瘤无痛苦治疗”理念和“全面评估全程管理”技术,相继创建了“无痛病房”“无呕病房”“无忧病房”;引入了填补省内空白的消化道重建技术、实体脏器肿瘤消融技术、气管腔内介入技术等高精尖技术;创建了我省目前唯一的肺癌专病研究机构“石家庄市肺癌研究所”,3年时间打造出一支集科研、诊疗、预防、科普、患教于一体的肺癌多学科团队,蜚声省内外;与北京协和专家团队联合首建“河北省免疫相关毒性多学科救治平台”。

  今年是张燕担任石家庄市肿瘤内科质控中心主任的第9个年头。9年来无数次深入基层授课、查房、会诊,医院建立专业的肿瘤科室或学组,为基层肿瘤内科的质控工作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系。举办“肿瘤专业科主任及骨干培训班”,建立疑难危重疾病分级诊疗机制和绿色通道。十余年间,医院的肿瘤科也从一个病区发展到四个病区,床位由三十几张增加到二百张。医院肿瘤科从籍籍无名到有一定的影响,张燕也在肺癌的研究领域成绩斐然。在年石家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张燕带领团队第一时间奋战于抗疫一线,圆满完成了抗疫任务。

  与时间赛跑向成功冲刺

  ——记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李坤

  李坤,中共党员,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河北省免疫学会免疫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健康学会实验诊断医学分会委员。曾荣获石家庄市医务人员岗位基本技能竞赛检验专业三等奖、医院岗位技能竞赛第三名;医院“优秀共产党员”“五四青年榜样”称号。

  对于检验科医生来说,每一天都是在与时间较量,向精准冲刺,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命健康,竭尽全力得到准确的检查结果,是检验人的责任和使命。

  奋战援沪一线41天。今年4月,按上级要求,河北省组建援沪核酸检测队,李坤主动请战。抵沪后,他被安排在标本接受组并担任组长,在首个工作日,便带领队员完成余管的接收任务。两万管、三万管……六万管、七万管,伴随着任务量的加大,李坤主动请缨去了最艰苦、最危险的样本制备区,每天都要直接接触大量阳性标本。加样,提取,加核酸……样本制备区的工作没有他不参与的。每个班一干就是8个小时,常常出实验室后衣服湿透了、手脱皮了,但是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一直支撑着李坤。经过41天的奋战,河北省援沪核酸检测队顺利完成援沪抗疫任务,检测核酸万余管。

  在每个岗位科学施治。作为检验人员,李坤深知检验涉及的每个环节都责任重大,标本的采集要求、规程的操作、异常结果的复检、与临床的沟通等等,丝毫不能大意。在临检组,即便天天面对最基本、最常见的检验项目,李坤仍然严格执行规范和标准;在生化组,面对大量标本,李坤认真对每份标本核收、编号、上机。发现异常结果后,及时复检分析,保证临床医生及时处理患者病情;在微生物组,经常遇到标本生长出的细菌不纯的情况,李坤会耐心为菌株分纯,以便得到更为优质的菌株;在免疫组,常有患者反复咨询结果,李坤每次都会耐心解答;输血科岗位需要极其细心与耐心,在遇到交叉配血结果异常时,李坤经常加班加点查找原因,通过做排除试验、反复更换血液样本,来确定血液是否可供;在采血室工作期间,常有患者害怕扎针,他总是温声安慰对方,耐心解释注意事项,得到了很多患者的理解与称赞。

  以责任心做好“传帮带”。李坤是医院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员,始终如一地协助科主任做好质控工作,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溯源性。李坤深知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的。他虚心向前辈老师学习、积累经验,耐心向科室新人传授操作技能和所学知识;他还兼任科室实习生管理老师,积极做好带教和管理工作,设身处地为每个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圆满完成实习任务,以责任心做好“传帮带”。

  我是党员,我先上

  ——记医院谈固院区产一科主任张海娟

  张海娟,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妇产科硕士,医院谈固院区产一科主任,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产科急危重症的模拟演练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获得高级产科生命支持教程(ALSO)教员资格。科研获奖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

  “张主任,每天早上一听到你走到病房的脚步声,我的心就放到了肚子里,特别踏实。”这是查房时住院患者小丽握着张海娟主任的手说的。两年多前,当时小丽怀孕26周,血压高,全身水肿,胎儿发育迟缓,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住院后权衡风险利弊,只能忍痛放弃这个胎儿。看着小丽每天以泪洗面,张海娟耐心劝导,并根据她的病情做了详细检查和病情分析。在张海娟的精细化治疗和耐心指导下,小丽的第二次妊娠很顺利,终于如愿以偿升级为妈妈。每当这时也是张海娟最幸福的时刻,她总说:“正因为有了患者的信任,才有了工作的动力,我们的工作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从事产科工作20多年来,张海娟始终认真负责,热心、耐心地对待接诊的每一位孕产妇,尤其担任科室主任以来,她几乎24小时随叫随到。

  “主任,1床的血压/nnHg,主诉头痛,右眼视物模糊。”

  “紧急降压,通知手术室,准备手术!”“主任,2床又出血了。”“听胎心,联系B超……”

  这是张海娟的科室每天工作的日常,张海娟是团队成员的“主心骨”,每一例急危重症患者都需要她来决策、把关。科里医护人员常说:“主任在,我们就踏实,心里有底。”

  张海娟经常告诫科室人员,一个医者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诠释医乃仁术,用自己的心血汗水呵护母婴安康,母亲舒心的笑容,婴儿清脆的啼哭,对医护人员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幸福。通过言传身教,科室成员配合默契,年轻医生成长快,团队工作效率高,科室连续5医院“先进科室”称号。年科室还入选为“高质量发展示范科室”。

  年初,医院高新院区成为来自中高风险地医院,需要专班人员负责中高风险孕产妇的诊疗。关键时刻,张海娟主动请缨“我是党员,我先上”。

  在接到调任命令时,张海娟刚刚走下手术台,她顾不上吃午饭,安排好科室工作后急忙奔赴一线。到岗后,她第一时间着手安排值班流程和人员搭配,感控培训、人员考核、应急演练、接诊病人……马不停蹄投入到工作中。

  作为病区的管理者,张海娟时时查看病区患者和门诊就诊情况,手术多了,她主动上;门诊患者多了,她就又跑到门诊帮忙。有时候接连手术,穿着防护服,戴着三层外科手套,套着防护屏和N95口罩,从早上八点一直忙到下午三点,衣服湿透了一身又一身,可她毫无怨言。最终张海娟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任务,实现了医务人员和就诊患者零感染的目标。

  “五心”呵护翻越心墙

  ——记医院精神三科护士长王艳

  王艳,医院精神三科护士长。十几年如一日冲锋在精神卫生第一线,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同情心为一体的“五心”呵护病人,以阳光的心态、良好的沟通、精湛的医技翻越患者心墙。先后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护理工作创新奖、最美白衣战士,三次受嘉奖。

  爱岗敬业,工作任劳任怨。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王艳既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疗愈着患者心灵的创伤又照顾着患者的生活起居,真正诠释了护理工作的真善美。一次一名患者精神突然冲动,把水杯扔在了王艳身上,手被划破。她回忆说,当时感觉特别害怕,甚至非常委屈。当病人症状缓解,情绪稳定时,王艳端来饭喂病人吃,患者感动哭了,对她说:“护士,你对我真好,没有人对我这么好过,当时泼了你一身水是我不对。”患者的话让王艳的心里豁然开朗。从这件事以后,每当患者出现病情波动时,王艳都会站在患者角度,换位思考,耐心疏导,给予他们心理支持,当看到患者康复时,作为护士长的她会由衷地感到高兴。

  善于学习,管理勇于创新。作为护士长,王艳非常注重安全管理,她大胆提出了“三重点”管理理念。即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病人“三重点”的管理模式。她还针对精神科危险品管理的难点问题,制定了安全检查规范,要求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她带领科室学习使用安检仪,成为第一个在精神科使用安检仪的科室,并在全院推广。她还带领护理团队率先创建精神科无烟病区。在封闭的重症男区实行戒烟管理,获得了年护理工作创新奖,这一举措在年全院推广。王艳还利用业余时间取得了高级护理管理师、三级健康管理师、高级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这些资格证书的取得,使其在工作中如虎添翼。

  善于总结,注重团队提升。王艳在优质护理服务开展过程中,不断积极探索,形成了符合精神科工作特质的“1+1>2”团队协作责任制护理模式,提高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质量,大大提升医生和家属的满意度。同时,她积极开展精神科专业特色的延续护理。创建了市八院忘忧心灵港湾   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侵袭藁城,王艳主动请缨,冲锋在先,在疫情发生第一医院,在抗疫一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病毒奋战25天,圆满完成了任务。

  一显青春底色尽展医者风采

  ——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王倩

  王倩,医院检验科核酸室的院感负责人,医院第一批支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的医疗保障人员。连续三年获嘉奖,年荣获平山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医院选派我作为全市卫健系统支援北京冬奥和冬残奥会医疗保障队员之一时,内心无比激动,能为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保驾护航是我的夙愿。”王倩说。

  带着家人的叮嘱,同事的嘱托以及领导的信任,王倩于年1月15日正式来到目的地。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面孔,新的仪器,她来不及逐步适应就开始投入到科学有序的培训中。这次的主战场是由雷火医学检验服务公司和华大制造联合成立的硬气膜技术火眼实验室,她的任务是负责保障赛事人员和环境的核酸检测。

  按照核酸工作流程,每份样本送到方舱实验室,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拆包装,标本验收核对,标本编号,开盖加样,再进行核酸提取,扩增分析,出具检验报告,信息上传等步骤,一套流程下来需要好几个小时。最初每人至少连续工作6小时,之后随着标本量的增大,有时一次实验要持续12小时,由于日复一日的拧核酸盖和手动加样,她的手上磨起了大大小小的血泡,但依然坚持把每日的工作任务圆满完成。面对着日益增多的标本量,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王倩从没有抱怨,再苦再累也要坚持。

  冬奥会期间王倩所在的方舱实验室单日最大检测量达4.1万余管,而他们核酸检测小组有夜班1.3万余管的记录,这些数字记录着检验人的白天与黑夜,汗水与付出。

  “我们看到的每一次激动人心的比赛背后都有一群检验人和其他服务人员在幕后默默付出。”王倩说。

  在崇礼一线执行任务期间,王倩郑重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用实际行动向组织靠拢。事实上,作为检验人,在医院里很少看见他们的身影。他们是一批忙碌在实验室里的“隐形战士”;他们在实验室里从早忙到晚,一天又一天;他们严肃谨慎,与病毒零距离接触;他们专业高效,为疫情防控和病人救治提供准确的检验依据。

  由于执行此次任务正好是新春佳节期间,又因为工作不能与家人团聚,父亲却宽慰王倩说:“能够参与其中,我们都为你感到自豪和骄傲。”

  参与冬奥会核酸检测工作至今,王倩时刻绷紧“守卫”这根弦,以执着的坚守为祖国加油助力。

  王倩,用“80后”特有的成熟、拼搏、无畏、奉献,在激情奋斗中绽放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光芒!

  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

  ——医院副院长郭子明

  郭子明,中共党员,医院副院长,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在西藏阿医院援藏期间,被评为“优秀管理人才”“优秀援藏工作者”。先后获得“高邑县五四青年奖”“高邑好人”“石家庄市文明公民”“河北省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临床内科医生,郭子明数十年如一日,尊敬每个生命,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与赞誉。每天面对众多患者,他一直以假如我是一个患者的设想去指导自己的言行,尊重每一位患者,以真诚微笑减轻患者的思想顾虑,以亲切问候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以完美解答让患者轻松回家。郭子明不仅注意解决患者自体的痛苦,同时   作为一名医生,郭子明没有像老师那样桃李满天下的骄傲,也没有明星那样耀眼的光环,更没有其他特殊行业丰厚报酬的喜悦,有的是年复一年重复着的单调和枯燥的工作,一个接着一个终身不断的学习与考试,既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分,也没有双休的概念,常常远离节假日的欢声笑语和亲人的守望,更多的是坚守在病人的身旁。即便如此,郭子明对自己的这一职业选择,却从来无怨无悔,从医以来一直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数年如一日,急为病人所急,想为病人所想,随叫随到,从不推诿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年,郭子明在中共石家庄市委组织部的号召下,同全市十名医务人员到西藏阿医院,医疗援藏,在艰苦的环境下持续援助7个多月,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和藏族同胞结下了深厚友谊,获得了“优秀援藏人员”光荣称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郭子明深知责任重大,按照上级部署,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带领全科上下坚守在抗疫一线,从严寒到酷暑,再到严寒,确保无一例新冠肺炎感染发生,派出科室精英支援藁城医疗机构和医院多次,受到了高邑县委县政府的表扬和认可。

  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郭子明从事着不平凡的工作,数十年的从医生活,无惊人的成功壮举,唯有一份执着,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