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怎么样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915/9448678.html

  神州大地,物华天宝。在祖国的西南端,是辽阔、神秘而美丽的西藏。这里被誉为世界第三极,这里是亚洲水塔。在平均海拔米以上的西藏高原,无数耸立的雪山点缀着星罗棋布的湖泊,在这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绵延着余公里的边境线。在这里,多万名各族儿女,在新时代守护建设着美丽新西藏,斗志昂扬地迈向幸福新生活。

  多情湖畔,搬出来的幸福生活

  亚东县,藏语“卓木”,意为“多急流的深谷”,处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与印度、不丹交界。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甫进亚东县,多情湖如悬挂在雪域中的湛蓝明珠,在海拔多米熠熠生辉。亚东县堆纳乡尚堆村就在多情湖畔不远处。

  守着多情湖,老天“不容情”,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曾使得尚堆村发展后劲不足、停滞不前。面对着客观环境,怎么办?那就搬,向环境良好、资源丰富的边境一线搬迁。于是在年10月1日国庆节当天,建设在下亚东原始森林的庞达村正式命名,首批尚堆村27户名村民正式入住。

  从亚东县城沿着康布麻曲一路向南不到30公里,走进下亚东原始森林,路边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白墙红瓦的藏式小楼,醒目的“庞达新村”标识映入眼帘。崭新的民居、潮湿清新的空气、干净整洁的道路,超市、卫生所、幼儿园、办事大厅等功能齐全的村级服务场所,村民忙碌或悠闲的身影无不透露出这里的勃勃生机和活力。

  普布扎西对近两年前的搬迁情景仍记忆犹新:“一大早把家当收拾齐全、装车,看着已是枯黄的山和同样土沙泛黄的村子,心里就想着新家边上茂密的森林和宽宽的河水。出家门时还是穿着羊皮袄,走一路脱一路。”从海拔多米搬迁到米,普布扎西也从村民变成村主任。当时他有两个担心,一个是50多头牛羊带不出来怎么办;另一个是除了放牧什么都不会,来这边靠什么生活。

  “牛羊一半卖了,一半入股合作社,每年分红多元。现在除了负责村务,村里建了60多座蔬菜大棚,我们自己种,一天务工费元,在县里专门建了销售店,搬来前每年全家也就2万多元收入,现在基本有7万元收入。”普布扎西说。搬来近两年,普布扎西仅在去年11月回去过一次,一回去就生病,呼吸不舒畅、浑身无力,这是缺氧的症状。令他感触最深的是生活习惯和身体上的变化。吃的方面从之前几乎完全是牛羊肉、糌粑,到现在吃大米、蔬菜居多;之前因为风沙大,晚上9点多基本就休息了,现在吃完饭在村子里散个步、跳个舞、打个篮球,身体好了很多。

  从石头土坯房到独栋藏式楼,从泥泞土路到柏油马路,从飞沙走石到绿波翻涌,从多情湖畔到康布麻曲边,不变的是五星红旗在飘扬,是中华儿女追求梦想的脚步不息。“除了蔬菜种植,村里还准备发展林下经济和旅游,种天麻、石斛,建民宿,现在村民干劲很足。”普布扎西说。

  珠峰小镇,珠峰下立起新地标

  耳畔伴着“定日洛谐”雄浑曼妙的歌声,看着眼前游客的热闹穿梭。“之前都说这里海拔高、硬件也不行,留不住客,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定日县扎西宗乡扎西宗村党支部书记桑布感慨道。珠穆朗玛峰脚下,扎西宗村是通往珠峰和嘎玛沟景区的必经之路。之前由于交通、气候、住宿、服务等原因,虽然有着区位优势,但游客奔着珠峰来,却很少在这里住宿。而如今,这里酒店林立,民宿遍布,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桑布是土生土长的扎西宗村人,今年正好50岁,年他担任村委会副主任,说起村子的变化他最有感触:“那是年左右,我们都是农民,除了种青稞没有其他收入,房子全是土坯房,矮小、黑暗,也没有玻璃,那时出行、拉货都是用驴子,在年村里有了第一辆马车。”

  年,珠峰大本营帐篷营地兴起,村里也随即组织成立了牦牛运输队,年左右,村里开起了第一家民宿,到现在村子里超市、商店、餐饮已有70多家。“原先村民出去打工,现在都回来开超市、茶馆,不出家门就能挣钱。”桑布说。桑布之前也是外出开挖掘机,现在除了自己开宾馆,多出的房子还出租出去开火锅店和超市,每年租金3万多元。

  荒滩起小镇。站在珠峰小镇广场上,俯瞰扎西宗村宽阔的水泥路,两旁崭新的楼房和院落、大大小小的商铺招牌映衬着村子的繁华。变化始于两年前,当时上海市援藏工作队看到该村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珠峰环保车队换乘点设在本村的便利,布局规划建设现代化珠峰小镇。“之前这里是一片荒滩,经过两年建设,引进酒店,建设珠峰小镇广场,配套了乡卫生院、生活垃圾处理中心、污水处理厂等,通过珠峰小镇样板式、名片式打造,提升珠峰旅游圈档次和水平,通过文旅产业发展,辐射带动珠峰沿线旅游,促进乡村振兴。”上海援藏干部、定日县委常务副书记李肖辉介绍。指着广场边上的一个宾馆,桑布说:“这是村集体的宾馆——旅城驿站,之前经营服务、配套设施跟不上,连租金都收不回来,去年组织人到酒店学习,宾馆条件提升改造后,现在游客经常爆满,你看现在门口都停了10多辆车子。”样板作用不仅体现在扎西宗村,据了解连珠峰大本营帐篷营地的帐篷也从之前几波游客拼帐篷、大通铺,优化成帐篷单间、标间、三人间等配置。

  “下一步,以珠峰小镇为突破口,打造珠峰生态文旅走廊,把加措乡观景台、白坝北大门、加吾拉山观景平台、珠峰小镇、巴松村民宿、大本营帐篷营地等珠峰元素景点以点串线、线带全县,把发展县域旅游作为定日县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和支撑点。”李肖辉说。

  古格遗址,让家家吃上文旅饭

  西藏最西是阿里,藏西秘境天上阿里,而阿里的最西端是札达县,这里有奇伟百态、参差奇幻的札达土林,有巍峨壮观、耸立千年的古格王朝遗址。

  背靠着古格遗址,走一条旅游富民路子。站在古格王朝遗址,对面在象泉河畔红柳丛中的山谷间,红旗飘卷的扎布让村若隐若现。从昔日脏、乱、差、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到如今村容整洁、生活宽裕的美丽小康示范村,扎布让村靠着古格王朝遗址,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村。

  今年已经53岁的德吉经营着德吉家庭旅馆,粗略算下来已经开了15年,是村子里第一个做民宿的。“年开始做民宿,那时整个村子也就20多户人家,多是放牧。之前都是土坯房、大通铺,一个房间摆上八九张床铺,条件太差,没有热水也没有电视,饭菜都是和我们一起吃,好多游客都给我提意见。”坐在现在宽敞明亮的客厅,德吉回忆道。最早德吉是在村口开茶馆的,来往古格遗址的游客很多都会问有没有吃饭、休息的地方,看到这个商机,德吉就把自己家简单整理下,摆了几张床,德吉家庭旅馆就这样开张了。“最初没水,要去好远的地方背水,慢慢条件好了,攒钱接了自来水,又买了热水器,装了电视、铺了地板,民宿也像那么回事了。”

  走进德吉家,宽敞的庭院用玻璃顶封着,院子里花花草草飘来阵阵芬芳,左右两边除了厨房、卫生间,还建有几间住房,正对院落的是两层藏式小楼。现在德吉家庭旅馆除了她们自家住外,还有10个房间33个床铺,看着洋气的小楼,德吉说:“这是年底才建好的,政府掏了80多万元,自己才掏9万元,到了旅游旺季,一天能住四五十人,床不够就睡院子和客厅里的藏式沙发上,去年靠着家庭旅馆我就赚了5万多元。”德吉除了经营家庭旅馆,还入股村里砖厂、青稞种植基地、象雄半细毛羊养殖合作社,和村里妇女一起经营着村集体“妇女茶馆”,加上丈夫在古格遗址当文物保护员,去年家里收入近20万元。

  整齐划一的各家院子,无一例外地在家门边、房顶上悬挂一面五星红旗,这是感恩党的关怀,几乎无偿修建了新居。“捧起旅游金饭碗,不出家门把钱赚。”如今的扎布让村,39户村民有32户经营民宿,几乎家家开起家庭旅馆,平均每户依靠家庭旅馆年收入达3.6万元。

(责任编辑:景远)

来源:中国经济网乡村振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3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